『湖北』宜昌市融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 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 来源: 中国轨道交通网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网 * 作者: admin * 发表时间: 2021-10-15 11:00:42 * 浏览: 249
宜昌发布消息:10月8日,宜昌市人民政府网发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规划》指出:在长江经济带已经形成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超大城市群,在长三角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之间,国家已布局皖江城市带,而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之间还缺少一个次一级的城市群或增长带,形成了1000多公里的狭长“真空地带”。
2017年宜昌入列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2019年入列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宜昌依水而建、因水而兴,应始终以长江作为发展突破口,深入对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抢抓三峡翻坝转运体系建设风口,加快发展大物流产业。以呼南高铁、沿江高铁、郑万高铁兴山联络线建设为抓手,快速夯实区域交通枢纽地位,向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迈进,担当起协同推进长江中上游发展的重任。
■ 交通引领,提升品质能级
以全国交通枢纽、“宜荆荆恩”城市群、双核驱动等战略为导向,全面加强区域交通设施谋划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谋划渝(重庆)宜(宜昌)重载铁路建设,完善三峡翻坝转运体系建设,依托焦柳铁路,建设“江铁海”中西部联运新通道。加快推进呼南高铁(襄宜常段)、沿江高铁(荆门至宜昌段)、郑万高铁联络线、十宜高铁、十宜高速、襄宜高速、高铁北站、三峡机场4E改造等建设,加强与中部其他城市、襄阳、荆州、荆门的交通链接。
谋划建设市域铁路,发展三峡旅游观光轨道,实现都市区长距离交通快速通达。加强中心城区与各县市交通联系,建设第二通道,推动城市路网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辐射,由“棋盘式”向“蛛网式”格局转变。构建“三环十二射”高快交通大动脉。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推进轨道交通环线、BRT、绿道、非机动车道、过江通道建设,改善交通出行方式,缓解交通拥堵。
■ 绿色交通系统构建工程
(一)区域交通体系构建工程
加快郑万高铁联络线、呼南高铁(襄阳—宜昌段)、宜昌高铁北站的建设,启动沿江高铁(宜昌段)、呼南高铁(宜昌段)、十堰至兴山高铁联络线(宜昌段)的建设,融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助力宜昌市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加快渝宜重载铁路建设研究,锚固宜昌在武汉与重庆之间区域性大城市的地位。加快三峡枢纽茅坪港疏港铁路(原江南翻坝铁路一期)、江南翻坝运输管道建设,启动白洋港国家物流枢纽、宜昌国际货运枢纽平台等项目谋划研究,完善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加快襄宜高速、宜常高速、G348宜昌城区至三峡坝区公路工程综合改造、小鸦公路东延、三峡专用公路市政化改造、宜当快速通道、宜远快速通道等公路建设,以及十宜高速公路的谋划研究,加强宜昌与周边城市的联系。
(二)市域铁路建设工程
启动市域铁路研究,按可行性加快工程建设,加强主城区与各县市区快速联系,包括市域铁路R1线(宜昌东-三峡机场-枝江)、市域铁路R2线(三峡机场-宜都)、市域铁路R3线(宜昌东-西陵-小溪塔)、市域铁路R4线(宜昌东-宜昌南-秭归)、市域铁路R5线(宜昌东-宜昌北-当阳)、市域铁路R6线(远安-旧县-当阳)。
(三)铁路站场建设和改造综合工程
1、打通铁路支线“最后一公里”工程谋划研究。目前,沿焦柳铁路,已形成产业园区集群,为了更好的实现各园区之间的货物运转和材料交换,规划建议打通铁路支线“最后一公里”,建设铁路支线到达规划生物产业园、猇亭工业园、姚家港循环经济产业园、双莲工业园、木店陶瓷工业园、花林寺工业园、远安城南工业园等各个产业园区。
2、鸦宜铁路改造利用谋划研究。结合公园城市建设,对鸦宜铁路宜昌段进行重塑及提升改造,建设完善慢行系统,建设铁路高线绿道,整治周边环境。
3、宜昌高铁北站周边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包含进站道路及周边配套市政道路、站前广场、停车场等项目。
4、三峡机场站前公共交通配套工程。该项目位于三峡机场停车场的正下方,东北侧为航站楼,区间侧穿机场高架桥桥桩。机场站为地下双层岛式站台车站,通过地下通道与三峡机场T2航站楼换乘。项目全长约0.87公里,地下敷设形式,设地下站机场站1座。